MPA专业学位教育新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新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公务员队伍存在学科背景差异大,教育水平不一,能力参差不齐,公共管理方面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不系统筹问题。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即“MPA教育”)应运而生。MPA教育主要传授公共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能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目前,全国有200余所高校拥有该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南昌航空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破圈之路怎么走?
公共管理硕士最早可追溯至1924年美国雪城大学公共行政项目的设立,而我国于2001年进行的试点高校招生拉开了MPA教育的序幕。在国内,报考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报考者大部分是来自政府机关单位的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职业背景特殊,他们更加注重相关知识的应用性。目前,我国的MPA教育特色和研究方向是“百花齐放”,但是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还是“大同小异”,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其中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MPA教学方式之一,但仅仅只依靠这两种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迭代以及螺旋式提升效果,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难以在短暂的培养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高度。
2016年,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决定每年举办一次案例大赛,引导广大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加关注我国公共管理的各项问题,成为我国MPA教育事业发展的“助力器”。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此为契机,率先践行“以赛促学”“四个一”教学模式,通过一个高水平比赛、一支名师队伍、一个优质课程体系以及一个实践体系引领专业学位教育践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方向。该模式将MPA案例大赛贯穿于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复合能力需求与培养过程有机地融为一体,旨在推动以下“三个提升”:第一,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MPA案例大赛,引导学生通过虚实结合方式参与项目讨论和设计,锻炼其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与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通过嵌入MPA案例大赛的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学习、文字表达、团队协作”培养过程,优化课程体系,将参赛MPA案例撰写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的教学成果,促进学生理论水平、表达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的提升;第三,通过嵌入MPA案例大赛的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路径探索,与江西省红十字会、生米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共建实践基地,形成案例素材挖掘的实践体系,丰富学位点内涵建设,促进学科点教学实践水平提升。
“激活”MPA专业教学,“赛”起来很关键。
教学模式好不好,还得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然而,改变并非易事。传统的MPA教育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以“听老师讲述”的方式接收理论知识,往往很少主动地开展探究式学习,对于参加“案例大赛”更是兴致缺缺。在这之中,如何正确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学生不了解?那就召开动员大会,详细介绍“案例大赛”的背景及意义,将参加大赛需要做的组队、选题、撰写等工作进行说明,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其中。学生没经验?那就进行全过程指导,学院为每支参赛队伍配备两位指导老师,从选题研究到案例撰写再到政策分析等各个环节提供帮助,进一步推动了“生生合作”、“师生交流”。此外,学院还在赛前成立工作小组,配合做好组队服务、赛前培训和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持续规范和完善“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经过5年的探索,南昌航空大学MPA教育“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逐步成型:在首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参赛项目“萍乡市煤矿棚户区改造的‘三结合模式’”在全国143所培养院校的671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百强,获得优秀奖;在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学校组织了8支队伍参加比赛,其中,参赛项目“江西省农村殡葬改革背后的乡风民俗和政策张力”成功进入百强,获得优秀奖;此外,在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学校参赛项目“‘我’的车位我能作主吗?-社区共有空间违章搭建的冲突与治理个案”成功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
指导老师带队,组织团队赴赛,每位参赛的学生都承担着各自的责任。参与比赛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在本学科领域选题、实地调查以及理论指导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还强化了他们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而相关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为了提升指导能力,不仅主动参加各类培训,还要向指导经验丰富的其它高校教师学习,起到了“以赛促教”的效果,扩宽了教学思路,丰富了理论方法,提高了案例教学水平,锻造了一支名师队伍,进一步提升了学校MPA教育实力。
“搭擂台”促交流,从MPA扩展至管理类研本教育过程
既要“走出去”参加比赛,也要“请进来”互动交流。通过学校与各学院及有关单位的两级联动机制,积极整合优势资源,搭建大赛平台,合力助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11月11日,2023年江西省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总决赛在南昌航空大学成功举办,此次大赛通过对管理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模拟现实商战情境,提升江西省各大高校学子的综合分析与思维创新能力。大赛自今年9月底开赛以来,吸引了本科生组480支队伍、研究生组76支队伍,共计近3000名师生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在全省总决赛中,南昌航空大学荣获本科生组唯一的1项特等奖,荣获研究生组一等奖1项。
由研究生参赛再到本科生参赛,从MPA专业辐射至其他专业,恰恰印证了“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学校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各类MPA案例大赛,以赛促学,以学强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在竞赛中加强朋辈合作、充分发挥好“传帮带”作用,逐步形成学生与参赛团队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良好态势。此外,将比赛融入专业教学,能不断强化其与相关课程建设的结合,从而推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更好地发挥课堂育人作用。
未来,学校将继续完善MPA教育教学模式,进一步规范队伍选拔机制,强化过程管理,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工作常规化、制度化,并努力拓宽参赛渠道,形成典型经验做法,扩大辐射范围,力争探索出一条培养提升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全方位能力且能辐射管理类本硕专业学生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