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详细内容

学院新闻

学校举办第十八届华东地区工业工程(IE)教学研讨会 暨数字经济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峰论坛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19 10:26:56 浏览次数: 【字体:

7月16日至17日,由华东地区工业工程教学研讨会组委会主办,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一鼎堂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八届华东地区工业工程(IE)教学研讨会暨数字经济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峰论坛”在学校逸夫楼第二报告厅举行。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南昌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省内外几十余所高校及行业企业的学者、专家、教师和学生参会,线上直播点击率近8万。

14bb9313660d45529a5d71956316669f.jpg

640aba8054a24b4ba685abaff78c072d.jpg

d6bbf17266984754a5dff2cad7d61743.png


学校党委书记罗嗣海,党委常委、副校长郭正华,学校教务处处长王龙锋,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梁红波,经济管理学院全体班子成员、系部专业主任、师生代表以线下形式参加了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邓瑾主持,党委书记罗嗣海,华东地区工业工程教学研讨会发起人钱省三,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黄蕾分别致辞。

本次会议邀请到了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力教授,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江志斌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德群教授、浙江工业大学鲁建厦教授、上海海事大学王金凤教授、重庆大学易树平教授,教指委委员北京联合大学程光教授、东北大学郭伏教授、吉林大学孔繁森教授、东南大学许映秋教授、福州大学陈可嘉教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张发明教授、南昌大学刘卫东教授、山东科技大学李兴华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宋洁教授、青岛大学崔利荣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潘柏松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张映锋教授、安徽工业大学汪和平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叶春明教授、南昌航空大学冯良清教授、南昌大学苏海涛教授、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许兰锋、南昌航空大学李文川副教授、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经管教材策划部主任裴泱、江苏一鼎堂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烜斌、上海纤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晚华等专家做了主题报告或交流研讨。

会上,各位专家围绕“数字经济背景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一主题,分别作了题为《智能时代的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新时期工业工程创新与发展及人才培养思考》、《两化融合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考》、《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简介》、《数字经济背景下的IE专业学生基础知识深耕与提升思考》、《“一流引领 三体支撑 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数字化制造教学系统与教学方法》、《人因工程学国家级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从工程设计的视角重构教学设计的框架》、《智能化时代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教学-实践-竞赛”三位一体的工业工程实践育人体系》、《数据要素特征与价值研究及案例分析》、《国家级规划教材评选新背景与新特点》、《航空特色“思政+课程+教材”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江铃汽车智能工厂数字化精益管理》、《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探讨》、《虚拟仿真金课实践与应用》的线上主题报告。此外,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分别就本校一流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经验进行了分享,来自南昌航空大学、南昌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湖南科技大学的五名工业工程优秀毕业生进行了事迹分享。

罗嗣海表示,为期两天的高峰论坛正当其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专家们积极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新台阶贡献智慧与力量。罗嗣海强调,学校相关专业师生要虚心向专家们请教,激发学术热情,增进IE同行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跨越学术高峰,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注入动力。

 本次会议的举办为工业工程专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有助于在数字经济时代把握数字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和新要求,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培养更多具备数字化思维、素养和能力的交叉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