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考上博士,经管学霸有话说
成功考上博士,经管学霸有话说
在我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中,闪耀着这样一群追梦人:他们以勤为径,在学术的沃土上深耕不辍;他们以志为帆,在求知的海洋里破浪前行。三载寒暑,他们用坚韧诠释“厚积薄发”的真谛;千个日夜,他们以执着书写“逆风翱翔”的传奇。当录取喜报翩然而至,这些经管骄子不仅实现了自我的华丽蜕变,更展现了“学无止境勇攀高峰”的学术追求。
今天,让我们共同聆听这些博士新锐的攀登故事,感受那份永不言弃的青春力量!
谢汉臣
班级:公共管理专业220902班
博士录取院校:江西师范大学
录取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个人简介
硕士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各1项;在学术竞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奖项3项,并发表会议论文1篇;连续两年获评校级"优秀研究生"称号,同时荣获"优秀研究生干部"荣誉称号。
考博经验分享
考博是一场需要长期准备的学术征程,成功的秘诀在于明确目标、充分准备和持续积累。首先,坚定的读博意愿是成功的基石,建议在硕士阶段就系统性地夯实专业基础,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逐步培养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其次,提前做好院校调研至关重要,需要仔细研读目标院校近3年的招生简章,重点关注英语水平(通常要求CET-6或同等外语能力)、学术成果(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情况)以及科研项目经历等硬性指标,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提升计划。最后,在申请-考核制的背景下,要特别重视每个环节的准备:申请材料要突出科研潜力与学术亮点,笔试备考要系统复习专业课程并强化外语能力,面试环节则需在平时就注重学术积累,做到既能自信展示研究成果,又能从容应对专家提问。记住,博士申请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唯有早规划、稳扎稳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寄语学弟学妹
非宁静无以致远,想要成功就要心无旁骛地专心做一件事情。
方先涛
班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20901班
博士录取院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录取专业:质量管理
个人简介
硕士期间在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篇,另有1篇论文在投;成功立项一项省级课题,参与完成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荣获“优秀研究生”称号。
考博经验分享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建议将学术成长视为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而非仅以"考博成功"为终极目标。日常的知识沉淀与科研实践都是学术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石。在文献研读方面,应当超越简单的阅读量积累,着力培养发现学术创新点的敏锐度——这既是高质量阅读的核心,也是学术写作能力的基础。关于博士申请准备,建议提前一年系统梳理目标院校的研究方向与招生要求,主动与意向导师建立学术联系,使备考工作更具针对性。在具体考核环节,笔试准备需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与融会贯通,面试则应着重展现学术思维与科研潜力。须知,治学态度中的真诚与从容,往往比应试技巧更能打动评审专家。
寄语学弟学妹
偶尔的焦虑、失眠,都是常态,挺过去,你会发现自己早已蜕变。
邹银
班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20901班
博士录取院校:华南农业大学
录取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个人简介
硕士期间在CSSCI《财经论丛》、北大核心《农村金融研究》发表论文2篇。参与江西省社科院"十四五"基金项目。曾获研究生数学建模省二等奖,第十三以及十四届“正大杯”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省三等奖。获得“优秀研究生”、研究生二等奖学金、“优秀毕业生”、“江西省政府奖学金”等荣誉称号。
考博经验分享
当前我国博士招生已普遍采用"申请-考核"制,部分高校在材料审核后仍设有专业课笔试环节。结合个人成功申请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关键要点:首先,需要精心准备申请材料,包括突出研究生阶段学术成果的简历和具有创新性的博士研究计划。其次,应当提前半年系统调研目标院校的招生信息,详细了解报考条件和考核要求。最重要的是提前联系导师,建议在每年9月前后通过学校官网获取导师联系方式,发送包含个人简历和研究计划的邮件进行自荐。整个申请过程既要展现学术潜力,也要保持真诚的学术态度,与导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往往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寄语学弟学妹
科研是一场孤独的修行,也是一场浪漫的冒险。重要的不是一次成功,而是持续成长。愿你们保持好奇,深耕方向,在科研的土壤里扎根成长。
江昕杰
班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20901班
博士录取院校:上海外国语大学
录取专业:工商管理学
个人简介
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SCI三区论文1篇,以第二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工作论文2篇;参与完成包括物流业规划、智库课题等在内的1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奖学金在内的十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奖项。
考博经验分享
博士申请是一场需要长期准备的学术征程,成功的核心在于系统性规划和关键环节的把控。首先,学术积累是基础工程,建议提前1-2年开始准备,重点做好三个方面:持续产出科研成果,包括论文发表和项目参与;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同时要确保达到目标院校的语言要求,特别是英语六级水平。在准备过程中,研究计划(RP)和个人简历(CV)需要反复打磨,力求突出个人学术特色。
其次,导师选择是战略重点。博士阶段的学术发展高度依赖导师指导,因此必须审慎选择。建议通过学术数据库系统分析意向导师的研究方向、在研课题和学术影响力,同时了解其招生偏好。在联系导师时,要针对性地展现自身研究经历与导师方向的契合点,切忌泛泛而谈。值得注意的是,导师的学术风格和培养方式也需要纳入考量。
最后,要保持积极心态和多元准备。即使暂时没有高水平成果,也可以通过工作论文、在投文章展现科研潜力。建议多渠道尝试,包括:主动参与学术会议建立学界联系;争取科研助理等实践机会;拓展申请院校范围。记住,博士申请既是实力比拼,也是机遇把握的过程,保持韧性和灵活性往往能收获意外之喜。
寄语学弟学妹
保持定力,一定能行!
甘先进
班级: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220904班
博士录取院校:浙江工业大学;
录取专业:能源动力
个人简介
研究生期间获江西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25届优秀毕业生,发表SCI论文一篇。研二阶段开始,赴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专业课题交流学习,期间研究方向侧重于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分析及制备技术。
考博经验分享
是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课题。在研究生期间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文献阅读能力的提升,多与老师长者交流,拓宽视野的广度与加强思考问题的深度。明确目标之后,要更注重自己科研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机会,申请院校时,与博士导师邮件交流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如何给博导留下好印象,如何进一步得到探讨专业问题的机会等等都是在这个过程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寄语学弟学妹
Keep running ! ! ! 你只管努力,机会就在不远的将来等你
人生如浩瀚汪洋,唯有矢志不渝者方能抵达理想彼岸。让我们以优秀榜样的智慧结晶为航标,在学术的浪潮中扬帆奋进。今日的每一分耕耘,都是铸就明日辉煌的基石。愿诸位经管学子永葆追梦赤子心,以笃行不怠的意志、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求知的道路上勇毅前行,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图文一审:鲍梦娜 图文二审:潘建树 图文终审:上官飞)